醫(yī)院用物理降溫設備的用法
http://www.tampammac.com/ask/8791478.html
  • **醫(yī)院用物理降溫設備的用法** 物理降溫是臨床常用的非藥物退熱手段,適用于高熱患者(體溫≥39℃)或藥物降溫效果不佳、存在用藥禁忌的情況。常用設備包括冰袋、降溫毯、冷濕敷等,需根據(jù)患者病情及耐受度選擇合適方法,并密切監(jiān)測體溫變化。 **1. 冰袋/冰帽降溫法** 冰袋多用于腋下、腹股溝等大血管處,冰帽則用于頭部降溫(如腦損傷患者)。使用時需用毛巾包裹,避免直接接觸皮膚,單次放置不超過30分鐘,間隔1小時后再重復使用,防止凍傷。冰帽需確?:缶輩俊⒍炔課壞嬡聿跡苊庋勾? **2. 醫(yī)用降溫毯** 適用于持續(xù)高熱患者。將降溫毯平鋪于患者身下,通過循環(huán)冷水或半導體控溫,初始溫度設定為25-30℃,根據(jù)體溫?鶻冢ㄍǔ5陀諤邐?-3℃)。每15-30分?蛹鍬繼邐攏苊飩滴鹿煲⒑?。使訌浶需保硤?zhí)駁ジ稍錚ㄊ狽硪苑賴臀綠躺恕? **3. 冷濕敷法** 用25%-30%酒精或溫水(32-34℃)浸濕紗布,擰至半干后敷于前額、頸部、四肢等部位,每3-5分鐘更換一次,持續(xù)15-20分鐘。酒精過敏或皮膚破損者禁用酒精擦浴。 **注意事項** - **禁忌癥**:休克、末梢循環(huán)差、凝血障礙或?qū)涿舾姓呱饔帽?;新生兒、嬰幼兒禁用酒精擦浴? - **監(jiān)測要點**:降溫期間每30分鐘測體溫一次,體溫降至38℃以下可暫停;觀察皮膚顏色、有無寒戰(zhàn)或不適。 - **綜合護理**:鼓勵患者多飲水,調(diào)節(jié)室溫至22-24℃,高熱驚厥者需同步保護呼吸道。 正確使用物理降溫設備需結合患者個體差異,以安全、適度為原則,必要時聯(lián)合藥物或其他治療,確保療效與舒適度并重。
按字母分類: A| B| C| D| E| F| G| H| I| J| K| L| M| N| O| P| Q| R| S| T| U| V| W| X| Y| Z| 0-9

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(jīng)營許可證:粵B2-20191121 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 網(wǎng)站備案編號:粵ICP備10200857號-23 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 高新技術企業(yè):GR201144200063 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 粵公網(wǎng)安備 44030302000351號

Copyright ? 2006-2025 深圳市天助人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網(wǎng)站統(tǒng)計